產品列表 / products
8-4
渭河盆地是位于鄂爾多斯盆地與秦嶺造山帶之間的一個東西向展布的新生代斷陷盆地。通過歷年來的調查研究已經證實,渭河盆地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及水資源,此外,通過地震、鉆探以及取樣分析研究,發現渭河盆地地熱水中還富含多種成分、多種成因的天然氣資源。渭...
8-4
可分為區域性監測點和專門性監測點兩類。區域性監測點又可分為控制性監測點和輔助性監測點。控制性監測點一般是在供水勘探過程中選留下來作為長期監測的鉆孔和專門施工的監測孔。它主要構成不同水文地質單元和不同含水層組地下水動態特征的基本監測線。輔助性...
8-4
水位監測頻率根據水動態變化幅度和監測點分類確定地下水位的監測頻率。控制性監測點每五天監測一次(其中20%的點應按裝自計水位計),監測日期一般要求為逢五逢十日。輔助性監測點可每十天或每月監測一次。在南方巖溶地區的監測頻率:控制點每三天一次,雨...
8-3
斷裂構造因素渭河盆地位于秦嶺緯向構造體系、祁呂賀蘭山字形構造體系、新華夏構造體系和隴西旋卷構造體系這四大構造體系的交匯疊合部位,受其影響強烈,斷裂構造極為發育,其中超殼斷裂就有三條,這些作為深層富氦水溶氣運移通道的規模大,延伸廣而深的斷裂對...
8-3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⑴。然而,由于我國煤礦企業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均衡,安全管理和安全科技水平等原因,煤礦的重大、特大事故時常發生[2]。熱害是礦井生產過程中的主要災害之一,是礦井向深部發...
8-3
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許多國家將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本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能源中惟一的地下礦藏,地熱是可再生能源中現實并具競爭力的能源之一,目前已有110個國家在開發利用,成為油氣等常規能源有力的補...
8-3
我國地熱資源遍布全國各地,據初步估算,全國主要沉積盆地距地表2000m以內儲藏的地熱能,相當于2500億t標準煤的熱量,可釆地熱資源量約為33億t標準煤,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全國每年可開發利用地熱水總量約為68.45億m3,折合每年3284....
8-3
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體,它的內部擁有巨大的熱源和很高的溫度。但不同大地構造單元或不同盆地類型的熱流場或地溫梯度差異頗大,如新生代火山活動區的平均大地熱流達90.43mW/m2,而前寒武紀基底僅有38.52niW7m2。地溫梯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升...
8-2
水文地質學是專門研究地下水的,門科學。我國雖然對地下水認識和開發利用的歷史悠久,但真正運用科學理論與方法對地下水調查研究,開端于20世紀30年代。當時有地質學家在江西、河南及南京等地區作地下水的調查研究,并著有論文或報告。水文地質學作為地質...
8-2
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之間的轉化循環’是大氣循環中各要素以不同速度和數量,在不斷循環轉化和相互制約的結果。就地下水而言’其轉化特征與包氣帶的入滲能力、地下水含水層巖性及儲水能力,地下水自身補、徑、排循環系統有關。關于地下水的循環要素,...